本内容转自北京秉正中心微信公众号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VFpyqfA49EcTn6U_NxSrA
在上一期,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假借疫情实施的骗术。今天我们将一起了解另外五种。
骗术6:冒用上级部门名义实施诈骗
不法分子冒充上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,以要求订购“新冠肺炎防控手册”为名实施诈骗,此种作案方式主要针对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,不法分子主要冒用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名义实施。
金小宝提醒您:接到陌生电话要提高警惕,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并核实情况真伪,切勿轻易向陌生账户转款。
骗术7:冒充老师实施诈骗
疫情发生后,全国各地学校采取“线上学习”方式复课。微信群、QQ群等线上社交平台成为了老师与家长、学生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。一些不法分子混入班级微信群、QQ群,然后将头像、昵称改为与学校老师一模一样,冒充学校老师单独加学生家长为好友,谎称因受疫情影响需线上缴纳资料费、培训费等,以此骗取家长钱财。
金小宝提醒您:请勿轻易相信线上收取资料费、培训费等幌子,要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与老师取得联系,问清楚情况,千万不要一时疏忽就线上转款。
骗术8:发布虚假口罩广告实施诈骗
不法分子在微信群或网购平台以售卖N95、医用外科等口罩为幌子发布虚假口罩广告,诱导他人购买,收取费用后却迟迟不发货,最后受害人才发现不法分子已经其微信“拉黑”,不知所踪。
金小宝提醒您:疫情当前,切勿陷入“恐慌性采购”,当前口罩等医疗物资管控严格,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购买。
骗术9:发送虚假“退改签”信息实施诈骗
疫情发生后,各地相继出台严格的防控政策,航班、高铁等交通方式因此受到影响。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,利用非法获取的受害人信息,以受疫情影响航班或高铁取消为由,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的“退改签”信息,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退票网址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,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余额。
金小宝提醒您:个人信息应当加强保护,拒绝泄露个人敏感金融信息。在收到“退改签”类的信息后,应通过相关企业或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,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使用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;遇到索要个人信息、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,切勿盲目听信,不向他人透漏上述个人敏感信息。
骗术10:以信用卡增额、逾期为名实施诈骗
不法分子以提升信用卡额度、信用卡逾期、冻结或征信黑名单等事由向受害人发送短信,诱导受害人打开短信中的网址或拨打短信中的电话,进一步骗取卡号、密码、手机号、有效期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,或诱导受害人在所谓“解除黑名单”公众号内进行操作而实施诈骗。
金小宝提醒您:请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,如遇到上述增额、逾期等情况,请主动通过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与开户行取得联系,核实事情真伪,切勿盲目听信,向他人透漏上述个人重要信息。